诸葛亮病逝后,为何司马懿到死都不愿伐蜀?这4个字是关键原因-每日快看
2023-02-27 08:47:14   来源:张杰谈历史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司马懿至死都不愿伐蜀?原因只有四个字


(资料图)

三国时期战乱频繁,但最后成功的却是司马懿,这样看来此人的文韬武略其实是十分出众的。但有一件令人十分疑惑的事,当时在曹魏当大将军的司马懿最大的劲敌诸葛亮已经去世,他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如果乘胜追击的话,这难道不是一件对他十分有利的事,还可以在君王面前邀功一并获得稳定的官位。可就是这看似完美的背后,事则暗藏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混乱的年代无论是谁都可能在里面分一杯羹,毕竟乱世逢英雄,只要能力出众且能够把握时机就会一举拔得头筹,而司马懿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不会成为继任大统的一个人。而分析原因的话,大概可以概括两点。

首先,因为古代信奉的一向是世袭制,显然司马懿没有一个优越的家世。其次就是才华方面,三国时期的才人数不胜数,“既生瑜何生亮”的斗争早就已经如火如荼了。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成为最后赢家的司马懿显然有自己缜密的心思。

年少成势,一步步进入权力核心

三国时期的前朝是东汉,司马懿的祖父和父亲在东汉时期都担任重要官职。而从小接受优秀教育的司马懿在一个官宦世家沉浮,自然深谙晋升之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从小也是耳濡目染。名声鹊起时,他就遇到了曹操。

曹操本人虽善妒,但也是一个会任用贤人的将领。听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之后,就希望让他归为门下。刚开始,司马懿就一直称病拒绝曹操,甚至还引来曹操的怀疑亲自去查看。想要逃脱的事情似乎没有成功,司马懿最后还是被曹操纳入麾下。

东汉灭亡以后,凭借诸葛亮的一次谋略形成三国分立的天下之势。曹操这边属于魏国,他的儿子曹洪和司马懿可以说是他当时左膀右臂。可曹洪一直忌惮司马懿与他平起平坐这件事。

众所周知,曹操曹洪是一家人,且曹家历来善妒,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的生活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的。但好在他懂得站立场,从一开始就拥护曹操,也让他慢慢得到曹操的重用,也渐渐入主权力中心。

几经征战将要胜利,却犹疑不决

诸葛亮一生全心全意为了汉代的复兴而战,因此他频频北伐。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的王者也将要在魏蜀两国决出。可终究诸葛亮却在五次北伐之后,就病死五丈原。通过扶不起的阿斗可知,汉代自诸葛亮死后,仿佛军中再无首领。对方混乱时,这就是最后的时机。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司马懿乘胜追击,势必会赢得最后的胜利,但司马懿却迟迟不打这最后一仗。从这件事来看,司马懿其实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如果熟读历史的人总会知道,功高盖主不会是一件好事。

读史明智,这并不是一句空谈。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的帝王一直害怕的就是跟随自己建国的那些将领将自己的位置取代。司马懿深谙此道,自然知道自己如果帮助魏国打赢这最后一仗固然会赢得一时的辉煌,但总会为以后留下一个隐患。

因此,司马懿犹疑不定的原因概括为四个字就是“狼顾之相”。而破解这件事情的唯一一个办法便是,自己成为这中原的主人。

费尽心机,最终夺得权力

司马懿称病一事似乎是他从来屡试不爽的招数,之前对待曹操用这个办法,等到曹操的儿子主位后这个办法依然有效。当时魏明帝逝世,新帝继位,司马懿和曹爽同时担任军队要职。但曹爽一直忌惮司马懿,这是司马懿一直知道的事情。

可曹家毕竟还是在军中拥有绝对权力,曹爽一直急功近利希望魏国可以讨伐蜀国。而司马懿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两方便分为两派。事实证明,曹爽进攻蜀国使得魏国力衰退,也让他失去一定的势力。

司马懿就是在这时,经过一系列的安排成功将司马家推向辉煌,这件事也被后来的人称为“高平凌事件”。从此,司马家也成为三国最后的赢家。

大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总是少不了许多名人的事迹。读史使人明智,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人都是受用的。司马懿的都说成年之后不读三国,里面的尔虞我诈实在令人赞叹。能够笑到最后的都是王者,而司马懿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见证。或许有些人不会喜欢这样的生活,但生活仿佛是一个推手,它会把人一步步推向一个境地,正如司马懿一般,如果不选择这样的路,最后的结局恐怕会被历史掩盖,成为历史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存在。

参考文献:《诸葛孔明》

关键词: 三国时期 乘胜追击 尔虞我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