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余弦定理解析 论正余弦定理
2023-06-27 14:01:07   来源: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正弦余弦定理解析,论正余弦定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正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中最漂亮、最简洁的定理之一。它既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拓,也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等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正弦定理


(资料图)

1:定义

在任意△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直径为D。则有:

即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所对角的正弦之比相等,且该比值等于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半径的2倍)长度。

2:证明方法

历史上,正弦定理的几何推导方法丰富多彩。根据其思路特征,主要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方法可以称为 “同径法 ”,最早为13世纪阿拉伯数学家、天文学家纳绥尔丁和15世纪德国数学家雷格蒙塔努斯所采用。“同径法 ”是将三角形两个内角的正弦看作半径相同的圆中的正弦线(16世纪以前,三角函数被视为线段而非比值),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得出两者之比等于角的对边之比。纳绥尔丁同时延长两个内角的对边,构造半径同时大于两边的圆。雷格蒙塔努斯将纳绥尔丁的方法进行简化,只延长两边中的较短边,构造半径等于较长边的圆。17~18世纪,中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梅文鼎和英国数学家辛普森各自独立地简化了“同径法”。

18世纪初,“同径法”又演化为“直角三角形法”,这种方法不需要选择并作出圆的半径,只需要作出三角形的高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可得出正弦定理。19世纪,英国数学家伍德豪斯开始统一取R=1,相当于用比值来表示三角函数,得到今天普遍采用的 “作高法”。

第二种方法为“外接圆法”,最早为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采用。韦达没有讨论钝角三角形的情形,后世数学家对此作了补充。

3:推广

二:余弦定理

1:定义

余弦定理是描述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与一个角的余弦值关系的数学定理,是勾股定理在一般三角形情形下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在任意△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则有

2:证明方法

无字证明:与《几何原本》中勾股定理证明类似

以下是正余弦定理中涉及到的一些经典题目,敬请鉴赏。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微速讯:邀你共赴书香之约!教育部于今年6月至11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